25年暑期,邯幼体育系学子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青年投身返乡实践、服务家乡的担当作为。开展了以“让我们以理论为基,以实践为笔,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写下属于这代青年的答卷”为目标的返乡实践学习,本次活动使体育系学子返回家乡深入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反哺家乡,同时也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。

姓 名:佟梦昕
班 级: 24级社会体育三班
工作岗位:雄安新区雄县代课教师
工作内容:帮助班主任收改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 ,进行标记错误并讲解知识点,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,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简单的一对一辅导,帮他们跟上进度。并协助班主任做一些日常工作,比如收发作业本、监督学生早读、带队去操场做课间操,每天进行登记学生的出勤情况。
感悟:通过此次返家乡代课志愿活动,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教育工作的责任与价值。作为连接知识与学生的桥梁,每一堂课的备课、每一次作业的批改,都是为孩子们的成长筑基,这份工作虽平凡却意义深远。这也让我理解到伟大出自平凡,英雄来自人民。伟大与英雄不是凭空来的,无不以平凡的工作为依托、以平凡劳动为根基。

姓 名:霍子鸣
班 级: 24级体育教育四班
工作岗位:石家庄市赵县住建局办公室
工作内容:负责城乡规划建设、住房保障与房地产监管,管理建筑行业资质,推进城建维护,指导和监督物业管理活动,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,协调处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,维护行业秩序。
感悟:在住建局工作,每天都与“民生”二字紧密相连。保障房建设让困难家庭安居,老旧小区改造刷新居民生活环境,燃气供水监管守护居家安全,每一项都牵动着万家灯火。 工作中常要在各方诉求里找平衡:开发商重效益,居民盼保障,施工方赶工期。过程虽繁琐,但看到问题解决、群众满意,便觉这份“城市大管家”的责任,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踏实且有意义。

姓 名:赵丁辛
班 级: 24级体育教育一班
工作岗位:邢台市内丘县五郭店乡人民政府值班室
工作内容:接听群众电话,针对群众询问的社保、医保、民政救助、依据规定清晰解答;对需现场办理的业务,告知所需材料、办理地点和时间。并对来电内容,处理结果等进行登记。
感悟:在政府办公室接听电话,接起的不只是一根电话线,挂掉电话时,常想起一句话:“群众打过来的,从来不是‘小事’。” 那些通过电话线传递的需求,最终都会变成一份份具体的民生清单。能做的,就是把每一次接听都当成连接政府与群众的纽带,让这头的认真,换来那头的安心。 我觉得责任就像扁担,不光需要肩负的勇气还需要有肩负的能力。这段经历让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深刻的认知与感悟。

姓 名:韩怡
班 级:24级体育教育五班
工作岗位:邯郸市大名县杨桥镇 办公室、办事员
工作内容:如接打电话,记录群众反映问题整理后并积极上报;整理办公室内文件,编辑文稿、并对办公室文件进行印发与归档的相关工作。
感悟:在党政综合办公室工作,常觉得这里像一台精密运转的“枢纽机器”,每一份文件流转、每一次会议协调、每一项事务对接,都连着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系着服务大局的“最初一公里”。通过这次返乡社会实践让我学到了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社会经验,又让我感受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。

姓 名: 谷鹏凯
班 级: 24级体育教育五班
工作岗位:沧州市任丘市中华路办事处党建办
工作内容:基础党务协助,整理资料等,并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开展理论学习,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,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文化,筑牢党员的思想根基。
感悟:在党建办的这段工作经历,让我对“党建”二字有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深刻理解。 以前总觉得党建工作离自己很远,更多是书本里的概念。但真正参与其中才发现,它藏在每一份细致的党员档案里,藏在每次主题党日活动的精心筹备中,藏在为群众解答党组织关系转接问题的耐心里。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,其实是党组织联系党员、凝聚力量的“毛细血管”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组织的规范与活力。